中國方管協會公布方管工業應對國家“十二五”發展規劃來實施目標:方管方管工業基本形成比較合理的生產力布局和資源保障能力顯著提高,方管總量、品種質量滿足國民經濟發展的需求,重點統計方管企業節能環保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部分企業具備世界一流的競爭力,初步實現方管工業由大到強的轉變。
目標一:方管品種質量
產品質量明顯提高,穩定性增強,滿足重點領域和重大工程需求,支撐下游行業轉型升級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
進口量較大的高強高韌汽車用鋼、硅鋼片等品種實現規?;a,國內市場占有率達到90%以上;船用耐蝕鋼、低溫壓力容器板、高速鐵路車輪及車軸鋼、高壓鍋爐管等高端品種自給率達80%。
400兆帕及以上高強度螺紋鋼筋比例超過80%。
目標二:方管節能減排
淘汰400立方米及以下高爐(不含鑄造鐵)、30噸及以下轉爐和電爐。
重點統計方管企業焦爐干熄焦率達到95%以上。
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別下降18%,重點統計方管企業平均噸鋼綜合能耗低于580千克標準煤,噸鋼耗新水量低于4.0立方米,噸鋼二氧化硫排放下降39%,噸鋼化學需氧量下降7%,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率97%以上。
目標三:方管資源保障
基本建立利益共享的鐵礦石、煤炭原燃料保障體系,新增境外鐵礦石產能1億噸。
目標四:方管技術創新
重點統計方管企業建立起完善的技術創新體系,研發投入占主營業務收入達到1.5%以上。
綠色低碳冶煉和資源綜合利用等自主創新工藝技術取得進展,高效生產和節能減排等共性關鍵技術得到廣泛應用。
目標五:方管產業布局
產能過剩地區的盲目擴張得到抑制,建成湛江、防城港方管精品基地,從根本上解決“北鋼南運”問題。
目標六:方管產業集中度
大幅度減少方管企業數量,國內排名前10位的方管企業集團鋼產量占全國總量的比例由48.6%提高到60%左右。
政策措施
完善行業管理體系
建立健全方管工業運行監測網絡和預警體系,強化行業信息統計和信息發布。加強行業管理,及時協調解決行業發展中出現的重大問題,減輕企業負擔,嚴格安全生產管理,促進行業平穩運行發展。
發揮協會等中介組織在加強信息交流、行業自律、企業維權等方面的積極作用。
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
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
規范方管行業生產經營秩序,完善方管工業市場進入和退出機制,營造各種所有制方管企業依法平等使用生產要素、公平參與市場競爭的市場環境,堅決制止偷稅漏稅、生產假冒偽劣產品、嚴重污染環境等違法行為。
加強行業標準化工作
強化標準化在產品質量、企業管理、生產經營、市場開拓中的作用。
抓緊修改完善落后于發展實際的標準。
加強方管企業與下游用鋼企業的合作,共同促進方管行業標準化體系建設。
加強標準化工作的組織管理和監督,發揮企業在標準化中的主體作用。
加強政策宏觀引導
加強財稅、金融、貿易、土地、節能、環保、安全生產等各項政策與方管產業政策的銜接。
適時發布方管工業先進技術、產品和裝備指導目錄,引領方管工業先進生產力發展方向。
加強現有方管企業生產經營規范管理,強化產品質量、節能減排、環境保護、裝備水平、合理規模、安全生產和社會責任對企業的約束和引導作用,分批公告符合生產經營規范條件的企業名單。
制定方管工業兼并重組指導意見,指導地方和企業開展兼并重組工作。
促進國際交流合作
完善中外方管交流機制,促進各方在信息、技術、管理等方面的溝通。
適時調整產品進出口貿易政策,積極應對國際貿易摩擦。
建立高效協調機制,支持企業有序開發境外資源。
引導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境外方管企業集團參與國內兼并重組和合資合作。
支持大型優勢企業圍繞低碳制造技術開展國際合作。
推動“兩化”深度融合
推動方管行業“兩化”融合發展水平評估,建立和完善方管工業信息化標準規范工作體系。
推進企業建設產供銷一體、管控銜接、三流同步(信息流、資金流、物質流)的信息化集成系統,支持跨地區企業集團建立完善異地分布的信息系統,提高管控效率。
加強信息安全和系統安全的保障體系建設,提高信息化系統安全性和穩定保障能力。
健全規劃實施機制
各地區行業主管部門要將推進方管工業發展與本地區的兼并重組、淘汰落后、上大壓小、能耗和環境容量等項工作結合起來,要聯系本地區發展實際,落實規劃提出的任務和政策措施。
有關企業要制訂與本規劃相銜接的規劃方案,做好與本規劃提出的主要目標和重點任務的協調。
中國方管工業協會等行業組織要發揮橋梁和紐帶作用,及時反映方管行業貫徹落實規劃的新情況、新問題,提出政策建議,推動方管行業有序發展。